湖南师大动植物标本馆已具有80多年历史,保存着21万件珍贵的动植物标本,其中动物标本近六万份。标本馆现展出动植物标本6600多种,有一级保护动植物标本55种,二级保护动植物标本105种,其中鸟类标本约50种,是湖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,已入选2021-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。为了让大众了解动植物标本相关知识,现联合必赢国际官方入口“万物含生”网络文化工作室推出“湖师标本馆”系列鸟类标本知识,以期为大众服务。
诗中品雁
大雁是古人十分青睐的意象,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中都能见到大雁的身影。如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”的孤独与无奈,蕴含着深沉的萧瑟与凄凉之意。
图1 大雁画作
再比如“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”中难以释怀的思乡之苦,只盼着大雁携浓浓的思乡之情带去家人所在之处。
今天这篇推送小含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所谓“大雁”究竟是哪种雁?
白额雁(Anser albifrons),雁形目鸭科雁属,又名大雁、花斑雁、明斑雁等,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——无危(LC)和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二级。
必赢国际bwin登录动植物标本馆现存有白额雁标本一件,1957年12月采自湖南岳阳。
图2 必赢国际bwin登录动植物标本馆白额雁标本
天空中整齐的人字形队伍
一群灰色的身影“咕咕嘎嘎”地往南飞
如同胜利进军的列阵一般
呼喊着
歌唱着
年复一年飞过你的屋顶
我们在他们日益庞大的家族中见证新生
他们就是人们古今传颂的大雁
白额雁
主要特征
major features
01
白额雁是雁属中体形大,个体重的鸟类。体长64-80cm,体重2-3.5kg,和豆雁大小差不多。白额雁雌雄相似。额和上嘴基部具一白色宽阔带斑,白斑后缘黑色;头顶和后颈暗褐色;背、肩、腰暗灰褐色,具淡色羽缘;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亦为暗灰褐色,初级覆羽灰色,外侧次级覆羽灰褐色;初级飞羽黑褐色;尾羽黑褐色,具白色端斑;尾上覆羽白色;颏暗褐色、其前端具一细小白斑,前颈、头侧和上胸灰褐色,向后逐渐变淡;腹污白色,杂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,两胁灰褐色,尾下覆羽白色。虹膜褐色,嘴肉色或粉红色,脚橄榄黄色。幼鸟和成鸟相似,但额上白斑小或没有,腹部具小的黑色块斑。
图3 白额雁外观形态
生活习性
living habits
02
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。虽然栖息生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,但它们更喜欢陆地,多数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或是觅食或是休息,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。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,速度甚快,起飞和下降亦很灵活。亦善游泳,在紧急状况时亦能潜水。白额雁喜群居,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,有一字形、人字形等。
图4 水中的白额雁
白额雁在中国为冬候鸟,有迁徙的习性,迁飞距离也较远。每年8月末9月初离开繁殖地,迁往越冬地,通常到达中国的时间在9月末10月初,大量迁来的时间在10月中下旬,最迟到11月初。迁徙主要在晚上进行,白天停息下来觅食和休息。
“洞庭一夜无穷雁,不待天明尽北飞。”此诗不正印证了迁徙多在夜晚进行而白天用来休息吗?
图5 成群迁徙的白额雁
繁殖与分布
re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
03
白额雁在第3龄时性成熟和首次繁殖。对的形成通常在第2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天,对的结合较为稳固,一旦形成,不再变化。求偶行为和其他雁相似,彼此进行头浸水运动,同时张翅和鸣叫。繁殖期6-7月。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成小群到达繁殖地,不久即成对或成家族群分散开来觅找适合的营巢地。雏鸟早成性,雏鸟孵出后的第二天,成鸟即带领雏鸟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,大约经过45天的雏鸟期后,幼鸟即可飞翔。
图6 振翅飞翔的白额雁
繁殖季节栖息于北极苔原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、水塘、河流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,从苔原海岸到高出海平面200m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被利用。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、水库、河湾、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、草地、沼泽和农田。
白额雁多分布于北半球地区,中国也是白额雁分布丰富的地区之一,黑龙江,包括呼伦贝尔盟、哈尔滨、辽宁(营口、辽河、朝阳)、新疆(喀什)、西藏(昌都西南部),东部沿海各省至台湾,西至湖北、湖南都有白额雁的栖息之地。
图7 排成“人”字形的雁群
生存情况
survival situation
04
白额雁过去一直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,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。近30年来,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,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。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,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2170只。
保护措施
safeguard procedures
05
1、加强监督检查,加强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、法规的宣传,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,采取有力措施,制止乱捕滥猎;
2、建立自然保护区;
3、大力开展人工养殖,保护其物种资源。
从古至今大雁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,为我们带来这么多优美的诗句供今人赏读,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保护他们,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。
参考文献:
【1】Anser albifrons.The IUCN Red List.2013-02
【2】赵正阶.《中国鸟类志》上卷 (非雀形目):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1年6月:159-160
【3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.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
【4】Greater White-fronted Goose Anser albifrons.BirdLife